自1919年建厂以来,济南裕兴已走过百年风雨,一百年来企业由小变大变强,在党的领导下成长为现代化生产企业,见证了安全管理的发展过程。
学成归来办工厂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这一年,青岛商人邹升三、王敬亭等人为改变国内染料工业的现状,学习了日货膏状硫化青(煮青)的制造方法,在济南北郊五柳闸创办山东裕兴颜料厂,不足30人的小作坊里,凭借“一口大锅一个铲”,在席棚底下诞生了中国最早的煮青生产厂。
1922年,为打破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裕兴颜料厂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注册“生生”牌商标,使用至今。改组后的工厂,改建了生产车间,增加了生产设备,产销量逐年增加。这个时期,安全防护设施落后,安全管理处于无意识状态。
内忧外患难生存
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发动“卢沟桥事变”,全国从此进入8年抗战。这个时期是裕兴生产经营最困难的时期。日本三菱电业想要侵占工厂,停电停水,阻止原料进口,没收大部分煮青、硫化碱,工厂处于倒闭状态。裕兴坚决不向日本人屈服,始终挺直了民族的脊梁。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驻扎厂内,厂房被拆修筑成碉堡,设备受到严重破坏。1948年9月,济南解放,裕兴职工修缮厂房、整理生产设备,恢复生产。
新中国成立获新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济南裕兴借助政府“加工订货和统购包销”的政策迅速发展。工人的劳动保护得到加强,第一次给工人发放12尺布作为防护用品。1954年裕兴资产总值达38亿元(旧币),职工增加到150人,政府批准裕兴为公私合营企业,设立了安全管理部门。1956年1月,在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上,时任裕兴领导艾鲁川代表山东省济南市参加公私合营的原工商业者,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此后,济南裕兴陆续淘汰了硫化青、煮青等老产品,开始了基础原料化工产品的生产。1958年开始试制铬盐,60年代初又增加了钛白粉,成为国内最早生产铬酸酐和钛白粉的企业。1981年济南裕兴铬酸酐产品获国家质量“银质奖”。
这个时期是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和管理体制初创时期。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各级劳动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陆续颁布了一些有关劳动保护的行政规章,据不完全统计有119种;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务院颁布的《工厂安全卫生规程》等重要安全生产法规就有15种。为了加强安全生产,1983年5月国务院批转了劳动人事部、国家经委、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和劳动安全监察工作的报告》,明确了我国要实行国家劳动安全监察制度,从而使我国的劳动安全工作由过去主要以管理为基础走上了强化国家劳动安全监察轨道,并明确我国实行“国家监察、行政管理、群众监督”三结合的安全生产工作体制,这在安全生产工作上是一个重大改革,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有了历史上的新突破。
励精图治谋发展
1992年济南裕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建成万吨铬盐系统,铬酸酐产能全国第一。1999年建成1.5万吨/年金红石型钛白粉项目,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装置之一。济南裕兴成为国内重要的铬、钛生产基地,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副会长及中国无机盐协会铬盐分会会长单位。
1989年以后,安全生产工作经历了整顿、恢复,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安全生产工作向法制化、制度化、科学化、标准化迈进的同时,事故呈现下降趋势。自1991年起,国家决定每年5月份开展“安全生产周”活动,到2001年共举办11次。国务院在1993年7月的《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1993]50号)中明确提出,我国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这一体制的贯彻与实施,对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002年6月29日,我国第一部安全生产的专门法律《安全生产法》出台,这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的一个里程碑,它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使安全生产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这一年,济南裕兴加入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企业有了新发展,安全管理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公司将安全指标纳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在干部任用、年终评比、绩效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在此期间公司开创了“每周一题”、“零容忍”安全摄影活动,让安全成为一种文化。
砥砺奋进谱新篇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这一年,济南裕兴搬迁改造10万吨/年金红石型钛白粉项目启动,历时15个月顺利建成投产。企业把安全管理放在工作的首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培育“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不要带血的利润”企业安全文化理念,积极开展“零容忍”安全生产摄影活动,客观生动地体现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多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了职工工作过程中精神面貌,使职工逐渐将文化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动,有力地促进了公司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
2017年济南裕兴开始双重预防体系的建设,全面分析、排查、研判、管控各类安全风险点,从源头上防范事故发生。公司将安全标准化、双重预防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HSE体系有机结合,形成了立体化、网格化的管理模式,公司安全管理水平更上新台阶。2018年9月济南裕兴被认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济南市标杆企业。
科学至上赢未来
2019年济南裕兴迎来了百年诞辰。一百年来,裕兴的安全管理经历了从解放前安全管理意识的淡薄,到党领导下的“生命重于泰山”,将员工的安康提升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人的生命安全有了更可靠的保障。
2021年5月8日,值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中国中化揭牌成立,济南裕兴作为一员倍感荣耀。企业严格落实两化重组过渡期间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要求,全力以赴确保安全形势稳定。9月1日,新《安全生产法》正式实施,新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人文精神。公司将安全指标纳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进行考核,对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做出承诺并签订安全承诺书,不断深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中国中化致力于打造科技驱动的世界一流综合性化工企业,提出“公司要整体达到一流,HSE必须率先达到一流”。2021年12月30日,中国中化发布了HSE领跑战略与FORUS体系,提出“全球HSE领跑者”愿景和“零损失”目标。FORUS体系以HSE风险管理为核心,将所有损失追溯到管理,实施全面的损失控制,对项目、设备、工艺、产品等业务活动的全生命周期做出了系统安排,涵盖安全、环保、健康、能源、碳排放和安保等各领域。中国中化HSE领跑战略和FORUS体系,标志着中国中化HSE发展进入到新阶段。
济南裕兴锚定“领跑者、零损失”目标,努力让高质量发展成为公司的主旋律,科技创新和低碳绿色发展成为主动力,让HSE基因植入企业发展和每一名员工血液中。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展望未来,济南裕兴在党的红色引领下,在中国中化的支持下,在百年文化结晶的熏陶下,遵循“科学至上”理念,持续提升,再续辉煌。